English | 中文
【美文欣赏】月色贤母园
时间:2019-12-13 11:17 来源:未知 点击:


       贤母园之前,我叫它渊明山。

 

       从陶渊明纪念馆到无量寿寺,有一条山路,闲时我会去走走。爱这路的僻静,更是因为这路上有我喜欢的一些生物。一棵樟树上似长了很多年的木莲,青藤蓬勃,坚实的果一个个倒垂着,隐秘在丛中。另一棵高大的说不上名字的树,凌霄爬上顶去,散开一树灿然的花朵,都是石榴色,很是惊艳。要仰着才看得见,花开才看得见,不开花的时候就什么也显不出。还有一棵棠梨,也得等花开。虽然也结果,且果子密得满树都是,但那拇指大小的果,实在不入人眼。但若花开,就如天空中的繁雪,让人有一种爆米花般的奇异感觉,好像那树原开不出那么多花的,像女人的头发,需烫开来才能有的蓬松烟雾之美。即使无风,那满树细碎的白花也总有一种摇荡不止的感觉。花后的油菜地,高高低低,一块一块地,也都开满了花,又落在这山坳里,像揽在臂弯中,有一种袖珍的乡野之美,在这县城里,也算得上难得。

 

       路的尽头,就是无量寿寺。寺边上,还有一条小路,绕上山去。有一回,我们上山去,路边开着许多金樱子和野草莓花,我一路雀跃,身边的人拉住我说,小心点,有小铁夹子。低头看,真有。便败下兴来。站在山上,正在开发的新区和我们的办公楼近在眼前,就叫道:要这山上有路下去多好哇!又绕到另一边山上,几乎没什么树,都是茅草,却极开阔。整个县城都在眼底。沙河真的就像一条飘带,妩媚而虚无。是一种全然陌生的感觉。有点不相信,我和我身边的人,就是这样,日复一日,在那些线与盒子之间往来穿梭,风吹落在心上的冷与暖,消融在河水一样的时光中的点点滴滴,真有些不可思议。我们很少有这样的时刻,站在这样的一个高处,来看一看我们生活的地方,来看一看我们的生活。但或许,我们是需要这样的一些时刻,需要这样的一个高处的,它能让我们彻悟,理解,甚至原谅。还有,珍惜。

 

 

       当时我就想,不只是我,整个沙河人都应该有机会来这山的高处,看一看栖身多年的这座小城的身姿,看楼与楼的相守,看水与路的缠绕,看晚霞染红将它沉醉,月光如水将它怀抱,看自己的好时光,是如何消融在这一幅画中,无声无息。

       那时我想,只要有路,只要没有那些铁夹子。这山,就可以是我们的山。它原是,除了沙河之外,我们该有的记忆。是该长进沙河人一辈又一辈的生命之中的教益。没想到几年后,这里就建成了贤母园,比我想像中要精致,大气许多。新城与旧城,也不再是隔山呼应,而是一园相通了。

 

       园没完全建成,路早早通了。一些夜晚,我们沿着石阶一级级上,去那高高的平台上吹风。风总是高处的好,空旷处的好,浩荡,无拘无束。有些东西褪下去了,喧闹,躁热,人与人的拥挤。另一些就近身来,比如天空,比如月亮,一路上看见的,这时候却似乎近了许多。大概也是我们自觉轻松,心便多了容纳的空间吧。还有庐山上的一排灯火,看得那么清晰。不是街市,街市在我们的身后,在我们的脚下,那一片通明的城区的万家灯火。那山上灯火的样子像一座桥,一座天上的桥,虽是看得分明,但远在云端,就又抽象成了一种想像。那山上的灯火,山上的夜晚,对于山下人来说,多少年,也还真是一种仰望,一直的想像。

 

       山上竟有蛙鸣,且如此盛大。是这山坳里的小河和池塘里的吗?这河与池塘应该是建园后才开挖的吧,青蛙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寻上山来,入园安居了?我不禁想起那年在金盘寺,寺在高山顶上,和尚在寺前挖了一个小池塘,也是蛙声一片。我问和尚,山这么高,哪里来的青蛙?和尚说,像你,像我一样,都是天上掉下来的。是啊,有水的地方就能生出蛙来。就像这园子,还没建起来呢,不是就有许多人和我们一样上得山来,入得园来。这样的吸引,哪里用得上招呼?有了这蛙声,就更多了一层吸引。在城中心,能听得这样的蛙声,真是一种奢侈了。

 

 

       坐得久了,便觉这风,月和蛙声之间,倒有些相连的因果。风一波一波地来,这蛙声要在风里时远时近,才有了实和虚的效果。那近的让你有置身正中的热烈,那远的却又如一个摇晃,瞬间打了个盹做了个梦。蛙叫得越欢,月就更深,整个身体都盛满了月光,就觉得那蛙声的响亮里也有了月的通彻和圆润,只叫人听着清凉。

 

       远远看见水里的月比天上的月更亮,起得身来,下台阶,走近河去。每走一步,那水里的月亮就跟着移动。到后来,就很是奇异了。那时河里的水很浅,岩石一块块地裸露出来,将水隔成一个个的小水潭。每走一步,月亮就从一个小潭跳到另一个小潭里,走得快了,它就不停地跳跃,像荷叶上一颗颗闪亮的小水珠,很是生动。我往回走,它又跟着跳回来。我看着看着,笑出声来。原来温婉娴静的月亮,也有如此调皮活泼的时刻。怎不叫人难忘怀?

       出色的,还有那满天的星子。有一晚,当我上得山去,那些星星骤然出现在眼前,我立即欢呼了起来。多少年,我没见过这样的天空。应该说,星是一种灵异的存在,是一种只有让眼空出来,让心空出来才看得见的存在。看见了一颗,你就会看见两颗,数颗,千万颗。它会越看越多,无穷无尽。但在很多个夜晚,我们却什么也看不见。它们总是隐藏得又高又远,让我们白白仰酸了脖子。而此刻,星是如此密布而低垂,好似我就住在它们中间,它们都是我的左邻右舍,我伸手就可以抚摸到它们的眼睛,多么奇妙。

 

       下山来,我看见台阶上有人上下不停走得飞快在锻炼,大门前有人在跳广场舞,还有溜冰戏耍的孩子。于是想,一天天地,这园子热闹起来。贤母的雕像立起来了,各个馆也将建成开放了。有人来赏花,有人来看月。有人来瞻仰,有人来怀念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贤母园。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,与这座山相爱,与这座城相爱,足以欣慰。

 

 

 

 
【作者简介】
 
 
       张慧敏:女,1980年10月出生,江西省作协会员,九江市作协常务理事,九江县文协主席。曾在《人民日报》、《散文》、《散文选刊》、《天涯》、《野草》、《星火》等报刊上发表作品,有作品入选《2008中国年度散文》、《2008最适合中学生阅读散文年选》、《江西文学六十年精选(散文卷)》、《2015中国年度精短散文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