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做一名孩子眼中的“完美母亲” :解读胡适的《我的母亲》
时间:2021-01-27 10:56 来源:未知 点击:
次
从“孟母三迁”到“岳母刺字”的每个贤母教子故事中,无不说明着母亲的素质决定孩子的成就 ,那么如何做一个孩子眼中的“完美母亲”呢?今天和大家一起来欣赏胡适先生的《我的母亲》。

原文:“穈先生”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……。即有“先生”之名,我不能不装出点“先生”样子,更不能跟着顽童们“野”了。
解读:标签效应,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,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,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。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,故称为“标签效应”。从现在开始停止对孩子说“笨蛋”“你真笨”“你是坏小孩”等负面标签,而要多讲“努力男”“爱心女”“小学霸”等正面标签。
原文:我母亲管束我最严,他是慈母兼任严父。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个句,打我一下。我做错了事,她只是对我一望……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……,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。
解读:情绪管理,1、不要在自己情绪失控时教育孩子,失控的情绪会迷失你的理智,这时的教育,是发泄你的情绪而非教育孩子。等情绪平静下来后,再去教育孩子。2、不要拿孩子当做自己的出气筒,现实中见太多的家庭把对配偶的不满,拿到孩子身上发泄,哪怕孩子犯了很小的错误也要“借题发挥”。
原文: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,她说:“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。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,你要学他,不要跌他的股(跌股便是丢脸出丑)。
”解读:给孩子建立父亲伟岸形象,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数落、埋汰父亲,不管父亲在你眼里是多么糟糕,但在孩子眼里,父亲就是天,是孩子应该仰望的存在。更不要教孩子仇视父亲,这一点离异的家庭更应注意避免。

有人说:“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世界的手。”一个母亲的三观,的的确确陶染着家庭及子女。喜欢读史的人可能会察觉,每一位成就卓著的人身后,几乎都有一位聪慧、有见地、三观正确的母亲。
孟母三迁、陶母退鱼、欧母画荻、岳母刺字,古代四大贤母的故事,如今读来,那种舐犊情深和正气秉然的母爱仍令人感动不已。
母亲的爱,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;母亲的教育,决定孩子一生的成就。作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,母亲的三观是子女三观的来源。
一个家庭,哪怕家徒四壁,只要有一个正直、善良、勤劳、乐观、有见地和三观极正的母亲,就是子女最大的福报,就是家庭最大的福气。